內容試閱
我與父親的野狼125
我很愛唱歌,但是自從高一參加班際獨唱比賽走音後,就鮮少跟人提起我愛唱歌這檔事了。
小四到小六那幾年,被老師挑中參加校外的合唱團,是一段快樂又痛苦的回憶。一方面在合唱團學到各種世界名曲,一方面也讓我體會到了所謂社會階級、有錢人和窮人的存在。
記得一週我們要練唱兩次,一次是週三晚上,一次是週末下午。我家離公車站牌很遠,要經過長長的暗巷不說,還遇過公車上的怪叔叔。每逢週三,我只好硬著頭皮請每天都很忙的父親來載我。
那是我們父女很難得的獨處時間,我喜歡坐在充滿食物味道的野狼125 上,靠著父親,吹著台北的夜風,聽父親唱著懷念老歌。
有一天,練唱休息時間我和幾個女同學在洗手間聊天,其中一位先發難,問我:「妳家沒汽車嗎?好窮喔。」另一位接著說:「對啊,妳爸爸的衣服和牛仔褲都髒髒舊舊的,是沒錢買衣服嗎?」「聽說妳家沒錢,老師會約談妳,看要不要讓妳去歐洲?」一瞬間,我的臉好熱,心中有一塊不知甚麼的被瓦解,我也才知道,原來人跟人之間的交往還要看這些。
從此,我幾乎都獨來獨往,我討厭小女生的嘰嘰喳喳。
帶著基督教色彩的合唱團,每年都會舉辦potluck派對。家長們幾乎都會買外食,當年我們就有喜客的比薩吃。有一年,老師刻意問我:「聽說妳爸爸是大廚師,可不可以請他做幾道菜?」我聽到後面有幾個女生笑了出來,但我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
對於可以一展手藝的請託,父親向來很熱心。他說要做小朋友喜歡的糖醋排骨和當時罕見的洋芋片。畢竟父親是西餐出身,他還是想表現當時一般人難以接觸的食物。
父親在廚房忙時,我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當我看到洗好的馬鈴薯時,臉色大變。因為有一兩顆發青了,還冒出幾顆小芽。我記得,不知從哪裡借來的膽,我非常義正嚴詞地勸誡父親,這樣的馬鈴薯必須整顆丟棄。因為我剛從少年科學之類的書上,讀到馬鈴薯發芽發青有茄鹼這檔事。父親說不可浪費,只要將發芽和發青的部位切掉就可以了。我們僵持不下,父親有些微慍。可能沒看過我對他這麼堅持,父親默默地將那兩顆馬鈴薯丟到了廚餘桶。
父親蒐集了很多餐具,他用雕著花的大橢圓銀盤裝著糖醋排骨和現炸洋芋片,擺在許多外帶的紙盒紙盤中間,異常顯眼。我記得我只吃了一塊糖醋馬鈴薯和一片洋芋片,糖醋外層裹著糖醋汁,內裡鬆軟綿密;而洋芋片則香酥脆口,那種新鮮現炸的滋味,絕非現在孩子吃的包裝洋芋片可以比擬。關於馬鈴薯的美味回憶,從此深深烙印在我心目中的,正是糖醋和酥炸的滋味。
帶著空空的盤子回家,我內心好滿足。因為我有很會做菜的父親,他雖然沒有轎車,沒有體面的西裝,但是我們家每天都開伙(母親也很會料理),父親會烤蛋糕、做蘋果派給我們吃。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因飲食而相繫團聚。我們很幸福,不是嗎?
糖醋排骨
材料(4人分)
1. 小排骨300公克 ,軟骨200克 ( 切成4公分長)
2. 馬鈴薯1顆 (大)
3. 青、黃、紅椒各1/4顆
4. 洋蔥1/4顆
5. 蔥珠1株,蔥白和蔥綠分開
A. 排骨醃料
1. 醬油2大匙
2. 米酒1大匙
4. 白胡椒粉適量
5. 薑泥1小匙
B. 糖醋醬
1. 蒸排骨高湯+水共 200ml
2. 二砂3大匙
3. 麥芽糖 1大匙
4. 蘋果醋2大匙
5. 純釀造黑醋或巴薩米可醋1大匙
6. 番茄醬 1大匙
C. 太白粉水
太白粉 1大匙
水2 大匙
D. 起鍋醋
黑醋 1大匙
作法
1. 排骨用A醃製一小時以上,瀝乾,進電鍋,外鍋放一杯半水,蒸至跳起燜二十分鐘。排骨瀝乾,肉汁保留備用。
2. 馬鈴薯切成塊狀、青紅黃椒切成一口大小,洋蔥切成扇形,調勻糖醋醬(番茄醬除外)。
3. 炸鍋加油熱油,約160度時加入馬鈴薯炸五到六分鐘,撈起瀝油,再加入彩椒洋蔥過油及撈起,瀝乾。
4. 炒鍋中爆香蔥白,加入番茄醬炒香,加入排骨和剩餘糖醋醬,加入高湯,中大火煮至沸騰,轉中火,待湯汁收稠,期間請數次用鍋鏟攪動拌勻。
5. 加入馬鈴薯,稍微滾煮一下,嘗試味道,再酌加調味,勾芡,最後加入蔬菜,拌炒均勻,起鍋前淋鍋邊醋,蔥花裝飾。
炸薯片
兒時記憶中的薯片並非現在市售用粉調和而成的袋裝食品,而是父親將馬鈴薯切成薄片,下油鍋炸的有濃濃洋芋味、薄脆椒香的真正薯片,趁熱加一點鹽已非常好吃。
將馬鈴薯切成或削成薄片,泡水10分鐘,洗去澱粉,瀝乾再擦乾表面水分。利用以上的炸油,中小火炸約 3分鐘或至顏色金黃即可起鍋瀝油,輕灑鹽、黑胡椒或紅椒粉,趁熱享用。